寶寶擔心家中變故患抑鬱症,“少年愁”為了父母操碎了心!

達達尼昂

備孕達人
排卵障礙卵子發育不見成熟
2025-03-10 17:08:04
29 瀏覽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孩子都會為之心疼,對於一個四歲的小孩來說本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年齡,但實際上卻揹負了和年齡不符的心理壓力,而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孩子對於家庭的擔憂。所以說對於父母來說,讓孩子少些心理負擔是必須要要做到的,對於孩子的童年來說,一次心理創傷可能就是一次心理陰影。

防止抑鬱症的心理教育

孩子的心理教育是兒童發育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環,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那麼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抑鬱。對於成年人來說抑鬱尚且都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行為錯誤,而小孩的心理問題由於無法排解更容易引發輕生的念頭,所以想要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自然必不可少。

心理教育

  1. 1. 給孩子提供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有些得抑鬱症的孩子,家庭環境是十分緊張的。例如爸媽天天在家吵架、冷戰。這樣的環境會讓孩子的心理時刻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長期的情緒緊繃對孩子抑鬱的形成起了推動作用。所以,家長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即便有些矛盾也最好揹著孩子解決。要知道,很多時候,孩了的心理出問題,都和爸媽的不當行為有關係;
  2. 2. 鼓勵孩子與人交往。缺乏社交技能是抑鬱症的病因之一,鼓勵、組織和引導兒童參加社會交往將有助於預防抑鬱症。父母和教師均應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併發揚民主,鼓勵他們講“心裡話”,發表不同的見解,支援他們的正確意見和行為。與他們交朋友,搞好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也促進他們搞好同學之間的關係,形成和睦的“大家庭”氣氛。
  3. 3. 提高孩子抗壓抗挫折能力。對孩子克服困難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應對逆境的能力,避免過度保護,教會孩子學會忍耐,在困境中尋找精神寄託,如運動、書畫等等。
  4. 4. 給予孩子尊重和空間。不要總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做不好,然後就什麼都給孩子包辦了,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家長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權",讓孩子能夠自由決定,有自己的個人空間,這才能讓孩子更好、更自由地成長。
對於現代社會來說,壓力不只是存在家長的身上,同時也壓在了孩子身上,所以作為父母在關注自身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建設,只有讓孩子身處在一個和諧、歡樂且被尊重的環境下時,孩子的心理才會健康成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