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F體外受精失敗ICSI補救—抓住這個黃金時間是關鍵

洛伊映畫

備孕達人
染色體異常9號倒位
2024-08-30 12:03:03
42 瀏覽

通常在我們生殖中心做第一代試管嬰兒(IVF)的夫婦,在簽署知情同意檔案時,往往會再籤一份“補救ICSI”第二代試管嬰兒的同意書。為什麼要做補救ICSI呢?為什麼又稱其為IVF受精失敗的“救星”呢?

ICSI可以補救IVF受精失敗

補救ICSI是IVF受精失敗的 “救星”

常規的試管嬰兒有兩種方式:IVF和ICSI。第一代試管嬰兒IVF就是將取出的卵子和優化處理後的成千上萬條的精子放在一起,讓精子和卵子自由結合,由精子和卵子“自由戀愛”產生新生命結晶。而第二代試管嬰兒ICSI則是利用一根細細的針,將選出的單個精子注射到卵子裡,是人為地幫助精卵結合的一種方式。

目前,IVF受精率約為70%-80%,但是仍有約5%左右的夫婦出現精卵完全不受精。這種受精失敗的主要原因包括精子因素(形態異常,活力低下,頂體反應差)和卵子因素(成熟度,透明帶異常,遺傳缺陷)等。在常規IVF中,加入精子後精卵相互結合,約2-6小時後卵子釋放第二極體,再若干小時後雌雄原核相繼出現。

加精後16-18小時觀察到正常受精

臨床上,受精的判斷的金標準是,加精後16-18小時觀察到卵子出現雌雄兩個原核和兩個極體。如果這時候,也就是第二天早上才發現卵子不受精或受精率低下(<30%的受精)而行補救ICSI,往往因為卵子在體外老化而錯失了最佳的授精時機,從而影響受精率和胚胎髮育潛能,導致臨床結局不佳。這種補救ICSI的時機叫作長時授精+晚補救ICSI。

是否有相對來說更好的補救ICSI方法

答案就是“短時授精+早補救ICSI”。也就是在加精後4-6小時,胚胎師去除部分卵子周圍的顆粒細胞遮擋,觀察第二極體的排出等情況,來決定是否行補救ICSI。這時候既能初步判斷是否受精,又能抓住卵子受精較好時機。目前,國內大多數生殖中心都採用短時授精結合早補救ICSI的方法,以期減少受精失敗,增加患者妊娠機會。

國外許多生殖中心是不做補救ICSI的,因為胚胎師不願意等待6個小時不下班,來觀察卵子第二極體出現的,而且技術要求又高。他們就乾脆統統做ICSI,不管卵子能不能自然受精,其中95%的卵子是冤枉地白捱了一針的。

加精後4-6小時觀察到卵子排出第二極體

需要做早補救ICSI的情況

臨床上,是否要做早補救ICSI是很考驗胚胎師能力的。準確的判斷需要經驗豐富的胚胎師根據卵丘顆粒細胞的消化和擴散程度、卵子形態的動態變化、並結合患者病史來綜合決定的。

卵子形態方面,主要根據成熟卵子的第二極體的排出、卵胞漿折光變化、透明帶形態、和精子粘附等情況來決定是否做早補救ICSI;

在既往病史方面,原發不孕、繼發不孕時間≥5年、多次人工授精失敗、男方少弱畸精、不明原因不孕等是IVF受精失敗的高危人群,也是早補救ICSI的重點目標人群。

原發不孕是早補救ICSI的重點目標人群

另外,有文獻報道,加精後6小時,根據第二極體出現判斷卵子是否受精,準確率可達90%。那麼,短時授精+早補救ICSI的受精率都是很高嗎?既然“早補救ICSI”效果挺好的,是不是 “晚補救ICSI”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呢?我們下篇再討論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