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製劑接種後的反應,嗜睡、拉肚子、灼燒都正常!

一笑千金少

備孕達人
女24歲殘角子宮A型
2024-12-11 13:04:03
32 瀏覽

麻疹疫苗接種後7~10天,很多孩子會出現接種部位紅腫、疼痛的症狀,還會出現嗜睡、發熱的現象,同時還會伴隨嘔吐腹瀉,這其實大多為接種麻疹疫苗的正常現象,不用過於擔心,不過若是在接種之後會出現較為嚴重的過敏性反應,則需要送往醫院檢查診治。

麻疹疫苗接種後出現紅腫屬正常現象

接種麻疹疫苗後的反應

部分孩子會在接種麻疹疫苗7~10天后,可能會出現接種部位紅腫、疼痛的症狀,還會出現嗜睡、發熱的現象,同時還會伴隨嘔吐腹瀉,也有極少數的孩子會淋巴結腫大,或者過敏性反應。

紅腫疼痛

部分孩子在接種麻疹疫苗後,可能會出現接種部位皮膚髮紅、腫脹和疼痛感,區域性還可能會出現硬結,多在24小時內出現,所出現的症狀比較輕,一般持續2~3天會自行消失。

嗜睡發熱

接種麻疹疫苗的孩子中大約有5~15%的患者,會在接種7~12天左右出現發熱症狀,一般發熱體溫達到38℃及以上,退熱後會出現皮疹,同時還出現嗜睡的現象。

嘔吐腹瀉

部分孩子接種麻疹疫苗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等比較輕度的不良反應,通常發生於月齡比較小的孩子身上,不過不會有太嚴重的現象發生,很快就會緩解。

接種麻疹疫苗後出現嘔吐腹瀉是正常的

淋巴結腫大

極少數的孩子接種麻疹疫苗後會有淋巴結腫大的表現,這其實是接種後的正常反應,原因是接種的疫苗病毒進入人體後,淋巴結作為免疫器官會做出反應,反應比較強的就會有淋巴結腫大。

 
過敏性反應

極少數的孩子接種麻疹疫苗後,還會出現過敏性反應,或者出現柯氏斑,還有皮疹和卡他症狀,這需要及時就醫診治,以防影響孩子的健康。

由於麻疹疫苗的接種不良反應過多,因而很多家長會認為麻疹疫苗對於小孩子身體有害,會選擇堅決不打麻疹疫苗,但事實上以上很多反應都是正常現象,一般2~3天可自行恢復無需特殊處理。 

麻疹疫苗不良反應處理方式

兒童接種麻疹疫苗後出現紅腫、疼痛、發熱、嗜睡等症狀,都屬於比較常見的表現,只需飲食清淡、適當休息、檢測體溫、物理降溫即可,若是出現較為嚴重的過敏症狀,則需及時就醫診治。

飲食清淡

接種麻疹疫苗後比較常規的處理方法是可以讓孩子多喝水,並適當減少飲食攝入量,注意不要給孩子吃容易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花生、海鮮等。

適當休息

接種麻疹疫苗之後要多注意休息,同時若是出現接種部位紅腫,可用清潔毛巾熱敷方式來減輕疼痛和不適感,同時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注意接種部位避水,以防繼發性感染。

給孩子洗澡的時候注意接種部位避水

檢測體溫

孩子接種麻疹疫苗之後,家長需要注意多給孩子檢測體溫,若是出現體溫升高或2天后持續不退的情況,並伴有較嚴重的煩躁、嘔吐等症狀,須就醫處理。

物理降溫

接種麻疹疫苗7~12天后如果出現低熱,若是不低於38℃可用物理降溫,一般兩天左右可自行退熱,當體溫超過38℃以上,並且連續發熱持續兩天以上,或全身出現皮疹,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由於麻疹疫苗的副反應發生時間與接種間隔時間較長,很多家長會忽略其相關性,因此如孩子出現異常的時候,就診需要將接種時間提示給醫生,以引起醫生的關注。

麻疹疫苗不良反應預防措施

大部分孩子在接種麻疹疫苗之後都會有一些常見的不良反應,但是為了儘量避免接種後出現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需在接種前如實向醫生告知身體情況,並在接種後注意多觀察休息。

如實告知身體情況

接種麻疹疫苗前需向醫生如實告知身體狀況,若是有感冒、發熱等症狀,需待恢復健康後再進行補種,若有相關禁忌症,不可接種麻疹疫苗,同時注射麻疹疫苗前不應空腹或劇烈運動,要多喝溫水。

接種麻疹疫苗前需向醫生如實告知身體狀況

接種後多觀察休息

孩子在注射麻疹疫苗疫苗後,要在注射地點觀察30分鐘及以上方可回家,注射後兩天內不要洗澡,以免引起感染,同時家長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身體反應,若有異常需及時就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