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羅伯遜易位的出現原因,能否生育還得看是否同源

端木雲

備孕達人
右側卵巢囊腫6cm
2023-10-14 11:22:05
15 瀏覽
羅伯遜易位是胎兒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為先天性異常疾病,其攜帶者一般是無表型,會導致胎兒遺傳羅伯遜易位疾病,且在孕期容易出現反覆流產,對女性的傷害極大,嚴重時會導致不孕不育,而大家熟知的染色體異常,但不同染色體異常造成的影響也不一樣。

羅伯遜易位是染色體出現異位的一種情況,一般是指體內2個近端著絲粒染色體出現了斷裂後,兩個長臂在斷裂出結合,重新構成一條的長臂染色體,而這種情況會造成斷臂的微小染色體消失,從而造成體內只有45條染色體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不會出現明顯症狀,但可能無法孕育出正常的胎兒,對生育能力構成一定威脅。

羅伯遜異位是染色體異常表現

羅伯遜易位怎麼回事

羅伯遜異位是染色體著絲粒分裂錯誤導致的結構異常,在兩條斷臂出現損傷的同時有兩條長臂在斷裂處結合形成一條新的染色體45號,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種,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分析:

  1. 1. 遺傳因素,一般家族中存在染色體遺傳時,或者父母存在染色體異常,就會異常給下一代;
  2. 2. 染色體早期分裂異常,在受精卵發育早期,染色體會進行有絲分裂,如果在減數分裂中出現錯誤,有出現羅伯遜易位的可能;
  3. 3. 外部因素,孕早期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接觸輻射等有害物質或者錯誤使用藥物也有染色體異常的可能。

羅伯遜易位能否生育

羅伯遜易位,也叫作羅氏易位,是體內染色體有絲分裂錯誤造成,主要有同源的羅氏易位和非同源的羅氏易位兩種,型別不同,其生育產生的影響也不同,具體如下:

  • 同源的羅氏易位,這種情況懷孕後胎兒出現畸形的概率極大,會造成胎兒出現21號染色體缺失,或者二體,而夫妻一方患有同源的羅氏易位,極易出現形為單體或三體胎兒,
  • 非同源的羅氏易位,提示有部分染色體正常,或者是羅氏易位攜帶者,孕期出現胎兒畸形和反覆流產可能性大,但相對同源性羅氏易位程度較輕。

羅伯遜易位攜帶者可以自然生育

通常羅伯遜易位對生育的需要結合其程度進行判斷,如果是羅伯遜易位攜帶者,是可以自然生育的,只要不是雙方均為羅伯遜易位攜帶者,胎位出現異常的可能性小。

而非同源羅氏易位出現染色體異常,在孕期會導致胎兒畸形,自然流產和反覆流產的風險大,只有同源的羅氏易位幾乎沒有胎兒發育正常的可能,女性可結合自身情況進行相應治療,或者採用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在移植前對胚胎進行診斷,從而降低胎兒畸形的可能。

綜上而言,患者存在羅伯遜易位不是沒有生育的可能,只是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判斷,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必要時也可以採取生殖技術輔助懷孕,但在孕期需密切關注胎兒情況,同時做好定期產檢和產前診斷,有任何異常,及時就診治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