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警報”再次拉響,二胎催生無效後國家出大招

小鹿斑比

試管嬰兒達人
2取2移雙胞胎寶寶
2023-10-24 09:26:39
16 瀏覽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呈現出“連續下跌”的走勢,2016年全面開放二胎,當年的人口得到了一定的增長,全年為1833萬人,然而隨後便開啟了“4連跌”,到2020年只有1200萬人的新生兒。人口學家們紛紛預測,一旦全面二胎開啟,我國的新生人口將出現強勢增長的局面,然而現實卻在不斷地澆冷水,最近幾年的新生兒資料顯示,現在切切實實進入到了一個“低生育”的境地。用一句話總結:人口警報拉響。

我國已進入低生育局面

二胎內容資訊
不想生二胎
壓力大、工作容易丟
降低撫養直接成本
減少教育成本

不想生娃的原因

想必有很多人不免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們不願意生娃了呢?我們從以下3個例子來焦慮不想生孩子的原因。

生完孩子工作丟了

表姐是一位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在大學的時候,攻讀的是會計專業,畢業之後的幾年裡,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很多會計專業證書,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添了不少砝碼。畢業後,表姐進入了一家會計事務所工作,從事的都是代賬、註冊公司等等類似的服務性工作,憑藉著一股聰明勁兒,職業生涯也是風生水起。

人們都說“會計越老越吃香”,但對於表姐而言,卻不是這樣,他在一家會計事務所工作了8年,從單身到結婚,都是在這裡完成的。然而3年前,表姐面臨著失業的問題。女孩子到了30多歲,是時候考慮生娃了,表姐自然也不例外,雖然會計工作很好,但是結婚生娃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兒。

生娃過程中,表姐的工作由公司的一個新員工承接,隨著休產假的開始,她徹底與會計事務所工作切斷了聯絡。等到半年的產假休完之後,原本信心滿滿繼續回去工作,她卻發現,在會計工作上,她只能坐冷板凳,公司根本不給他安排任何工作。就這樣1-2個月之後,表姐離職了。

女性懷孕生子容易丟掉工作

兩個孩子壓力大

這也是一個現實版的案例,同事王浩(化名)的工作是一位物流排程主管,日常從事的工作相對較簡單,就是根據物流公司的總訂單需求,從本城市各地排程物流車輛,然後統籌安排這些車輛到城市的物流貨物基地裝載貨物,然後運輸到其他省份的指定基地。

從事這份物流排程工作,需要大量的司機人脈和長期的車輛資訊積累,一般而言,能當上物流排程主管的員工,物流工齡基本都在6年以上(同一家物流公司從事物流排程工作的年限)。王浩的工資分為2部分,底薪4000元,排程提成每個月不固定,根據物流訂單的大小發放,一般在3000元-5000元之間。所以綜合月薪也超過8000元,這在一般二線城市,屬於不錯的水平了。

隨著王浩二孩的出生,他感受到了來自家庭養孩子的壓力。小王說,自己的一胎是男孩,養活這一個娃挺輕鬆的,物流工作的月薪8000元,扣除房貸4000元之後,還有4000元用於養娃,刨除家庭開支後,基本上每個月所剩無幾。然而隨著第二個男娃的誕生,家庭開支不夠了。於是物流小王便星夜兼程地開始了送外賣的兼職工作。小王時常感嘆:早知道,只生一個了。

生育兩個孩子經濟壓力大

單身族快樂

這是一位大學同學,性別是女,長得挺漂亮的,一副臉蛋惹人憐。大學畢業6年了,同班級裡超過80%以上都結婚生娃,而且有的同學已經生了2-3個孩子了。然而這位女同學至今未婚,據說連個男朋友都沒有談。她的工作性質很新穎,是從事網路主播的,日常工作奔走在全國各地的大好河山,西藏、九寨溝、廬山、泰山、峨眉山等風景區,基本上都有她的足跡。

到處直播風景拍攝畫面,通過網際網路直播,能賺不少的收益,這也是她個人的特長髮揮。除了主播拍攝美景之外,還經常做做直播帶貨。只要有一次直播帶貨爆單,那一個晚上就能賺到幾萬元錢。所以,她直播也看心情,經常是直播一次,休息十多天。在一次同學聚會中,她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自己就準備這麼“自由自在”生活下去,不結婚、不生娃挺好,看看那些生娃的,哪有機會走遍大好河山呢。

解決低生育的辦法

人口警報拉響,二胎催生無效後,2021年專家再提出“新方案”,父母們支援。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住房教育的問題,有一定的解決辦法,任澤平給出了5個方面的建議:

  1. 1. 加強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權利;
  2. 2. 加大教育醫療投入,保持房價長期穩定,降低撫養直接成本;
  3. 3. 進一步完善女性就業權益保障,並對企業實行生育稅收優惠;
  4. 4. 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濟補貼政策,覆蓋從懷孕保健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
  5. 5. 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大力提升0-3歲入托率從目前的4%提升至40%,並對隔代照料發放補貼。

加大生育補貼提高生育率

對於專家任澤平的新方案,其實父母們看了是表示支援的。原因很簡單,既然買房、教育成為了兩大制約因素,那麼就從降低住房成本、抑制房產價格、降低育兒成本、減少教育成本方面出手即可。

生二胎最新事件與政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