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僅4成胚胎可順利著床?原來是這3個“罪魁禍首”在作怪

嘟嘟寶

試管嬰兒達人
孫逸仙醫院供卵包成功
2023-05-22 15:21:49
39 瀏覽

受精發生在排卵後的12小時內,整個受精過程約需24小時。當精子與卵子相遇,精子的頭部與卵子的表面接觸之時,受精過程便啟動,其他的精子不能再進入。卵原核與精原核融合為受精的完成,標誌著新生命的誕生。

胚胎著床失敗的原因有很多

精卵結合與胚胎著床

受精卵開始進行有絲分裂的同時,在輸卵管內藉著輸卵管蠕動和纖毛推動,向子宮腔方向移動,約在受精後第3~4日,分裂成由16個細胞組成的實心細胞團,稱桑椹胚,繼續發育成為囊胚。

約在受精後第4~5日早期囊胚進入子宮腔並繼續發育成晚期囊胚。約在受精後第6~7日,晚期囊胚侵入子宮內膜,稱為胚泡著床。

受精約1周後,胚泡對子宮內膜的附著便開始了,又過約1周後,胚泡已經將自己包埋進富有營養的子宮內膜組織。胚泡將自己包埋進子宮內膜的整個過程稱為植入,也稱著床,藉此妊娠便開始了。

胚胎著床失敗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有些患者的胚胎成功著床,有些患者卻失敗了呢?究其原因在於:不是每個胚胎都具有完美的發育潛能的,不是每個子宮腔都張開臂膀擁抱胚胎的。

如果胚胎髮育潛能差,子宮內膜容受性下降,或者胚胎與子宮內膜間協調性出現異常,著床就不能發生,或者中途失敗流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具體分析:

胚胎因素

試管嬰兒刺激卵巢,把一批原先要閉鎖淘汰的卵子拯救回來,進行體外受精。其中必有良莠不分的情況,特別是卵巢儲備功能減退的患者。這些卵子並不是個個優秀,形成胚胎以後是否能發育成健康的孩子,肉眼凡胎是無法識別的。

子宮因素

子宮、輸卵管結構/功能異常,臨床研究統計,子宮縱隔、宮腔粘連、內膜息肉、粘膜下子宮肌瘤等各種病變,都會一定程度地降低胚胎著床率。反覆種植失敗的患者會首先接受宮腔鏡評估。盆腔炎症,合併輸卵管積水,也可能會干擾著床,通常先處理積水,再進行試管嬰兒治療。

子宮因素影響胚胎著床

全身因素

影響胚胎著床的全身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內分泌因素、血栓前狀態、免疫因素、其它因素等,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釋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胚胎著床的。

內分泌因素

如多囊卵巢綜合徵、高胰島素血癥、高雄激素血癥、高泌乳素血癥、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目前比較肯定的是,沒有控制的糖尿病、胰島素抵抗、肥胖的患者,複發性流產率是增加的,而著床失敗是流產的早期的序貫表現,推測和胚胎著床機制難脫干係。

血栓前狀態

凝血機制異常可能會導致胎盤區域性微血栓形成甚至引起胎盤梗死,胚胎缺血缺氧,胚胎著床機率下降,流產風險增高,這也是目前影響胚胎著床的常見因素之一。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等都有可能影響胚胎著床成功率。封閉抗體的檢測和治療目前尚存在爭議。

類風溼關節炎會導致胚胎著床失敗

其它因素

環境、情緒、營養等因素。儘管臨床方案的優化和實驗室技術的巨大進步,胚胎著床失敗仍然是一個臨床醫生和胚胎學家普遍面臨的重大挑戰。

胚胎評分高不一定著床

試管嬰兒一次能不能成功,或者幾次能成功,是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的。除了與醫療技術、實驗室培養條件、患者的年齡、病因、體質、子宮內膜環境等等之外,還有一些不可預見或是不明原因的因素。並非年輕女性一定能夠一次成功,也並非高齡女性求子的道路就註定坎坷。

不是所有評分高的胚胎都能著床,我們應該有所瞭解,懂得其自然規律,就能接受各種不可抗拒的結局,爭取最大的可能性,獲得妊娠成功。所以準備做試管的女性朋友們都應該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有較強的抗壓能力,試管成功7分靠身體,3分靠運氣,所以就算是試管失敗也不要太過擔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