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母乳餵養指南,斷奶週期及注意事項說明

呼小靜

育兒達人
寶寶4歲6個月17天
2023-05-21 12:18:09
44 瀏覽

母乳是嬰兒成長最自然、安全的食物,其中富含寶寶發育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但長期母乳餵養對媽媽的健康也不利,需要選擇一個最佳的斷奶時間,專家指出:母乳餵養時間不應過長,餵養期間要提前掌握相應的注意事項才能保證嬰兒的健康成長。

長時間餵養會影響女性睡眠

母乳餵養多長時間最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專家建議:寶寶母乳餵養至少需要6個月,等到6個月以後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安全營養的輔食加以調整,一般最佳的斷奶時間是在幼兒2歲或者2歲以上更佳。

但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大部分新手媽媽只餵養到1歲就給孩子斷奶了,有研究統計,餵養到1歲斷奶的比例為47.75%,餵養到1歲半的只有16.94%,能真正餵養到2歲的更是少之又少。

餵過母乳的媽媽,都會面臨斷奶的問題,一般最佳的斷奶時間是在每年的春、秋兩季,夏天天氣炎熱,突然斷奶會導致寶寶的腸胃功能受到影響,而冬季寒冷易感冒,也是不利於斷奶的,通常的斷奶方式是等過完年,天氣逐漸暖和,這時家長在循序漸進的斷奶更好。

母乳斷奶

最佳斷奶方式:

1、給孩子斷奶時,不要採取母子隔離或者在乳頭上塗抹藥物等方式,這時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母親可適當延長餵養的間隔時間,每天的餵奶次數減少,適量增加有助於消化的輔食;

3、當嬰兒出現抵抗力下降時,需要及時改善輔食結構,一些刺激性食物可能會加重寶寶腸胃負擔,不利於恢復;

4、最後一點,儘量不要讓寶寶看到乳頭。

母乳餵養最佳斷奶方式

當然,母乳餵養多久需要根據母親的身體情況而定,如果母親的體質差,平時的泌乳量不足,可以適當提前斷奶,沒必要一定等到寶寶2歲才斷奶,一般認為,城鎮出生的孩子斷奶時間為8-12個月,農村可延長至12-18個月。

長期母乳餵養對媽媽有什麼壞處

母乳到了10個月以後,奶水中的蛋白質含量會逐漸減少,這時的奶水平淡營養價值降低,所以不能滿足孩子生長髮育需求,長期的母乳很有可能導致母親內分泌失調,嚴重的情況還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母乳餵養時間過長在臨床上還表現出比較嚴重的危害,延長哺乳期可造成媽媽生殖器官萎縮,主要表現為子宮變小,陰道黏膜基礎薄弱,乃至於永久性的閉經,所以請給位媽媽要引起重視。

母乳餵養時間過長會有危害

對於患有某些疾病的母親,通過母乳餵養就會使嬰兒的健康受到威脅,比如肝炎、病毒性疾病等,在治療期間不宜實施母乳餵養,因為因為疾病或藥物成分會隨乳汁傳遞給嬰兒。

母乳餵養注意事項有什麼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也要把握餵養的間隔時間,不要喂得太頻繁,根據以往的經驗,通過可以2小時喂一次奶,每天餵奶次數在10到12次,此外除了這點,母乳餵養還有以下3點注意事項:

  1. 1. 做好乳房保養,洗澡的時候注意乳房的按摩,避免壓迫乳腺造成堵塞,如果出現乳頭內陷等問題,需要儘早矯正;
  2. 2. 掌握開奶時機,一般產後30分鐘,雖然這時媽媽還未開奶,乳房中也沒有足夠的奶水,但也可以給寶寶吸吮乳房,培養習慣;
  3. 3. 不要讓寶寶含著奶頭睡覺,這樣不僅不衛生,還會引起嗆奶,造成窒息、嘔吐等情況發生。

嬰兒含著乳頭睡覺不衛生

總之,除了掌握斷奶時機,在母乳餵養期間也有相應的注意事項,首先就要把握好一次餵養的時間,不應過長或者過短,太短有些寶寶沒吃飽,太長就會讓嬰兒產生依賴,一般建議一次吃十分鐘左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