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攢肚特點彙總,排便次數減少要及時檢查

高地折耳貓

育兒達人
寶寶6歲2個月25天
2024-09-26 11:02:04
17 瀏覽

攢肚一般發生在寶寶滿月之後,而攢肚是民間說法,其實是指寶寶大便規律的改變,大多數攢肚的嬰兒都是母乳餵養的,隨著母乳餵養率的提高,嬰兒2 ~ 3天或4 ~ 5天不排便,有的甚至15天沒有疼痛表現,排便時還是黃軟,沒有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大,這種現象叫做攢肚。

攢肚是指寶寶大便規律的改變

新生兒攢肚的特點

保腹是隨著新生兒消化系統的逐漸完善而出現的正常生理現象,大便規律的改變發生在兩個月左右的新生兒,隨著新生兒年齡的增長, 攢肚現象會基本消退,而新生兒攢肚也是具體表現的,主要表現為以下6個方面:

排便次數減少

兩個月左右的新生兒消化吸收功能逐漸提高,母乳中蛋白質的利用率相對較高,導致食物殘渣較少,會導致排便次數減少,少數新生兒甚至3-5天排便一次,如果超過一週沒有排便,就要檢查新生兒是否有排便困難或其他異常情況。

大便鬆軟

新生兒腹部產生的大便一般較軟,常呈黃色糊狀軟便。

排便容易

腹瀉的發生主要與腸道食物殘留少、消化吸收好等因素有關,所以新生兒排便會比較容易,很少有排便困難和哭鬧的情況。

身體發育良好

隨著新生兒消化吸收功能隨月齡增長逐漸提高,雖然因保腹而大便減少,但新生兒進食如常,睡眠狀態良好,體重增長穩定,日常精神狀態相對較好。

良好的精神狀態

保腹是正常現象,不是病,不是問題,所以,如果寶寶出現了攢肚現象,就不會有精神上的問題,寶寶不會不舒服,不會哭。

食慾不變

寶寶有肚子是很正常的,寶寶食慾不變的時候,奶粉不減,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大便次數減少了,但沒有任何不適或食慾變化,也不用擔心。


通常情況下,肚腩的形成與食量關係不大,新生兒的生長髮育很少受到影響,建議家長不要過早新增配方奶粉或輔食,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誘發便祕,如果家長擔心新生兒便祕,可以每天順時針按摩新生兒腹部,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