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寶寶o型腿的原因彙總,和穿不穿尿不溼沒關係

茉莉兔兔

孕期達人
孕11周+5天
2025-01-29 09:00:10
40 瀏覽

父母們對寶寶身體的發育是十分重視的,當發現自己的寶寶和其他寶寶有什麼不一樣時就會變得非常緊張。有的家長看到寶寶走路是“O形腿”就很擔心。那麼寶寶“o形腿”“X形腿”是正常的嗎?需要矯正嗎?

有的家長擔心寶寶走路是“O形腿”

寶寶的“O形腿”

Q:寶寶“O形腿”正常嗎?需要矯正嗎?

A:大多數寶寶的膝內翻(“O形腿”)、膝外翻(“X形腿”)和踮腳走路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如果寶寶只是在小時候有這樣的腿型的話,父母是無需過多擔心,這不是寶寶先天的基因不佳,也不是寶寶缺乏營養等等,這是寶寶雙腿成長的過程。在寶寶還小的時候腿型會經過幾種變化,一直到寶寶六七歲就能恢復正常了。所以父母們也不需要做什麼措施,更不要隨便矯正寶寶的腿型,否則會影響寶寶腿部的發育。

O型腿這是寶寶雙腿成長的過程

如果發現寶寶兩條腿的彎曲程度不一樣,走路受到影響,甚至出現疼痛,就要及時諮詢兒童保健科醫生。

寶寶腿型的正常發育過程 

O型腿(0-18個月齡)

寶寶在子宮裡的姿勢是蜷縮的狀態,雙腳向內彎曲,由此帶動小腿從膝關節起向內彎曲,膝關節會輕微變形。所以寶寶一出生就會呈現O型腿的現象。等到寶寶開始學站或走路時,由於小寶寶的骨骼柔軟並富有彈性,在外力作用下會使小腿發生變形。所以O型腿的情況就更加明顯。

X型腿(2-4歲)

X型腿在寶寶2-4歲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主要表現為寶寶直立站立的時候兩腿併攏後,小腿外翻,遠離身體中線。隨著寶寶骨骼發育,會慢慢恢復正常。

正常腿型(7歲以後)

一般等到寶寶7歲左右,腿型才真正確定和變直。所以寶寶7歲前出現O型腿、X型腿,這都是寶寶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媽們都不必過於慌張哦。

等寶寶7歲左右腿型才真正確定和變直

導致寶寶O型腿的情況

生活習慣方面

  1. 1. 坐姿睡姿:由於寶寶骨質比較軟,很容易受外力作用而變形。所以如果寶寶長時間跪著坐或者趴著睡,腳踝呈內翻或外翻狀態,長時間下來就可能影響寶寶腿型;
  2. 2. 過早學走路:寶寶過早學習站立或走路,都容易因負重造成骨骺發育異常,從而造成腿部和脊柱骨骼發育受損。

飲食習慣方面

  1. 1. 缺鈣:寶寶O型腿、X型腿其實都是和骨骼發育有關的。而鈣則是促進寶寶骨骼發育的營養素,所以如果寶寶缺鈣,則可能會引起佝僂病,造成寶寶骨骼嚴重畸形;
  2. 2. 缺維生素D:有的寶寶可能已經攝取了足量的鈣,但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從而引發鈣吸收障礙,影響骨骼正常發育。

過早學習站立或走路容易造成O型腿

預防寶寶出現O型腿或X型腿的方法 

發現並糾正寶寶的不良姿勢

寶寶在不會獨立走路的時候,做的最多的就是坐姿了,不正確的坐姿容易讓寶寶的雙腿變形,因此,父母要在寶寶學習坐姿的時候,就要糾正寶寶的錯誤坐姿,引導寶寶採取盤坐的坐姿,或者是讓寶寶坐在小板凳上。

注意營養的補充

寶寶身體部位的發育都是需要營養的支撐的,尤其是在雙腿發育的時候,是需要鈣元素的支援的,而為了促進寶寶鈣的吸收,就需要父母及時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來促進寶寶對於鈣的補充與吸收。

帶著寶寶進行戶外活動

寶寶在成長的時候,最好多接受適量陽光的照射,這能夠促進寶寶身體部位的發育,減緩寶寶羅圈腿發生的程度。

寶寶在成長的時候多接受適量陽光的照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