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的6大不良反應一覽,做好這些可有效避免

阿凡提的故事

備孕達人
1q21.1微重複綜合徵
2024-10-07 12:05:08
51 瀏覽

麻疹疫苗是一種減毒活疫苗,兒童接種後可引起一些不良反應,比如發熱、皮疹等就屬於比較常見的表現,但在臨床上也曾出現較為嚴重的過敏症狀,如關節疼痛、嘔吐腹瀉等,這時家長需要及時處理,保證不對寶寶造成影響。

麻疹疫苗接種後可能會發熱

麻疹疫苗的常見不良反應

任何疫苗在接種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特別是減毒活麻疹疫苗,其需要在體內繁殖一段時間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因此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發熱、皮疹的等,具體有以下6種表現:

  1. 1. 紅腫、疼痛:這是比較常見的情況,表現為在麻疹疫苗接種部位處出現疼痛、紅腫、壓痛等,多在24小時內出現,症狀比較輕,持續2-3天消失;
  2. 2. 發熱:大約有5-15%的接種者,會在7-12天出現發熱症狀,體溫通常大於39度,持續1-2天消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寶寶打完麻疹疫苗發燒表現比較嚴重,常高燒不退,須及時就醫;
  3. 3. 皮疹、紅疹:其為麻疹導致的,有2-5%的機率在接種後7-10天內出現,具體表現為瀰漫性的滿丘疹,不過大多持續2天左右消退,在出疹期間,通常不會有不適感;
  4. 4. 淋巴結腫大:約5%的兒童會有這個表現,其為正常的反應,原因主要是病毒進入人體後,淋巴結作為免疫器官會做出反應,反應比較強的就會有淋巴結腫大;
  5. 5. 關節疼痛:此為不良反應,在接種後1-3周出現,幼兒表現為外周小關節疼痛,比如手掌和指關節等,持續1-2天左右就會自行恢復;
  6. 6. 嘔吐腹瀉:屬於區域性輕度不良反應,通常發生於月齡比較小的寶寶,表現為噁心嘔吐症狀,不過一般很快就會緩解。

有的寶寶打麻疹疫苗後可能嘔吐腹瀉

除了以上比較常見的症狀,部分寶寶還會表現為比較罕見的不良反應,比如紅斑、硬結、觸痛、頭部疼痛等,或者極為罕見的過敏反應,比如疑惑性的關節炎等,出現這類症狀,需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應用不的處理方法。

出現麻疹疫苗副作用處理方法

如果僅是比較輕微的副作用,比如皮疹、紅疹等,那麼無需特殊處理,一般在幾天後就會自行消失,不過如果是過敏性皮疹,甚至出現全身感染的情況,需要及時諮詢接種醫生。

接種後比較常規的處理方法是可以讓寶寶多喝水,好好休息,適當減少飲食攝入量,對於伴有較嚴重的煩躁、嘔吐等,或體溫在2天后持續不退並有繼續增高的趨勢,須就醫處理。

打麻疹疫苗紅腫可用毛巾熱敷

對於紅腫部位可用清潔毛巾熱敷,這樣可有效減輕疼痛和不適感,注意不要讓寶寶抓撓注射部位,陰面引起繼發感染,如果接種部位紅、腫、熱、痛持續性加劇,說明很有可能已經發生感染,需要引起重視。

如果寶寶疫苗後過敏比較嚴重,可選擇抗過敏的藥物,區域性可以用抗過敏的藥膏,表現非常嚴重就要就醫輸液緩解,為了預防此類現象,最好在接種前就與醫生溝通。

接種麻疹疫苗的相關釋疑

Q:接種麻疹疫苗會引起自閉症嗎?

A:不會,不要被網路上的謠言所誤導,麻疹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樣,都是非常安全的,雖然疫苗可能會帶來一些不良反應,但通常都是比較輕微的症狀,至於嚴重的過敏性休克、驚厥等也是極為罕見的,更何況是自閉症等。

Q:麻疹疫苗和熱性驚厥有關係嗎?

A:接種麻疹疫苗會增大熱性驚厥的風險,根據研究表明,部分寶寶在接種疫苗後的1-2周,熱性驚厥發生率是未接種該疫苗兒童的3.2倍,雖然聽起來嚇人,但是要知道正常健康孩子,發生熱性驚厥的機率僅為2-4%。

Q:第一針麻疹疫苗出現的不良反應多,還是第二針多?

A:第一針多,第二針後少見,因為大多數(約90%)可能已經受到第一劑麻疹的完全保護,會產生抗體,從而導致疫苗病毒進入後,會被中和導致的,所以理論上來說第二針的其他不良反應都應該降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