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盆底肌修復的最佳方法分享,10次能否修復真不好說

最終兵器彼女

備孕達人
23歲子宮內膜厚度0.3cm
2023-05-20 18:46:34
64 瀏覽

一般情況下,電療10次並不能完全修復產後鬆弛的盆底肌,只能夠使肌肉韌帶迴圈得到改善。且產婦產後應該儘早進行盆底肌修復,三個月以內使用盆底肌電療效果較好,超過半年以上可能作用甚微,即使做再多次都是白搭。同時,在治療期間,最好配合一些運動對盆底肌進行訓練,有助於更快恢復。

產後三個月內使用盆底肌電療效果好

產後盆底肌修復的最佳方法

臨床上產後盆底肌修復的最佳方法包括盆底肌肉訓練、盆底肌電刺激及生物反饋、盆底磁刺激等方式,其中盆底磁刺激是目前比較有前景的盆底康復技術,比傳統電刺激方法更有效和更有效和安全。

另外,如果患者症狀比較嚴重,如有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膨出的表現,物理治療已經起不到效果,就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能夠更加快速的修復盆底肌肉。

盆底肌電療10次能否修復

盆底肌電療10次一般是不能夠修復的,盆底肌恢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10次只是其中的一個療程,通常要做十個療程效果才會明顯,也就是大概要一年時間,才能達到緊緻陰道,修復盆底肌的作用。

子宮脫垂物理治療起不到效果

對於存在漏尿情況的自然分娩產婦,要在產後42天去醫院看婦科醫生,瞭解盆底肌功能是否減退,如果因為分娩影響肌肉功能,就要做穴位刺激盆底肌功能訓練了。

產後盆底肌修復運動

產後3個月是盆底恢復的黃金時段,孕媽可根據情況來做一些能修復盆底肌的運動,首選就是瑜伽,將平躺將雙手放在腹部,保持平穩的呼吸,運用骨盆來回運動,對於修復盆底肌作用是比較明顯的。

其次,就是女性最常用到的提肛運動,每次堅持時間不要太長,保持3-10秒,來回可以做10-20次,通過這種方法可以鍛鍊盆底的肌肉,有助於其恢復正常的彈性。

提肛保持3-10秒即可

除了使用手術和物理治療外,盆底肌的修復還可以採用中醫治療,中醫認為盆底肌功能不全與中氣下陷有關,所以可以選擇一些補中益氣的中藥,日常生活中保持大便通暢,不要長時間增加腹壓。

常見產後修復方法整理

為了讓產後身體儘快恢復,很多女性會選擇一些修復專案達到目的,常見的有產後減肥塑形、提臀、盆底肌修復、乳房下垂治療、腹直肌分離、修復骨盆、調理經絡、疏通乳腺、妊娠紋修復等。其實,生活中,能幫助產後修復的方法很多,並非一定要報班或買套餐,具體如下:

產後修復方法大全

1、產後減肥塑形方法

2、產後修復提臀手法

3、產後盆底肌修復的最佳方法

4、產後乳房下垂治療方法

5、產後腹部修復手法

6、產後修復骨盆手法

7、產後經絡調理方法

8、產後疏通乳腺按摩手法

雖然,女性產後的42天到三個月左右,身體能夠逐漸的恢復,但是對於一些胎兒過大,身體機能弱的女性來說,可能需要藉助外力幫助。建議在出月子後的產後修復黃金期,儘可能將身體調整至生產前的狀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