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得手足口病多是5種原因,做好6大預防呵護幼兒健康

關山難越

備孕達人
輸卵管間質部狹窄
2025-03-20 10:01:03
15 瀏覽

手足口病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染傳性極強的疾病。當父母發現幼兒四肢出現皮疹或潰瘍等症狀時,應提高警惕,這是手足口病的前兆。接下來是整理的一份關於小孩子得手足口病多是5種原因,做好6大預防呵護幼兒健康,供參考。

小孩不注意個人衛生會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怎麼引起的

1、患兒不注意個人衛生

有些孩子天生好動,在活動時很髒。如果不注意洗手,換衣服,吃飯不洗手,就會引起手足口病。特別是容易感染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修剪指甲,更換衣服,糾正孩子吸手指、摳鼻子、咬玩具等不良現象。

2、吃不乾淨的食物

病人腸胃不好,就容易腸道感染。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父母在準備食物時要注意清洗、加熱和烹飪食物。不要把剩飯剩菜給易感人群。不要將蛋糕、餅乾和其他食物暴露在空氣中。飯前飯後注意衛生。飯後漱口,保持雙手清潔。

3、患兒自身免疫力差

一般兒童免疫力差,細菌、病毒容易入侵生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原因。父母要給孩子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飲食要清淡多樣,少吃油膩、熱、難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腸胃疲勞。作息時間要及時調整,要早睡早起。

手足口病患兒飲食要清淡多樣

最好是晚上9點半前入睡,早上7點起床。飯前便後洗手,平時多做運動。改掉不良行為,不摸眼睛、鼻子等部位,不吸髒手指,不咬玩過的玩具。

4、流行傳播

在一些流行季節,比如春夏,或者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比如幼兒園、醫院、託兒所等,可能發生流行病傳播。

5、接觸傳播

如果孩子與有手足口病的孩子有過接觸,比如吸入了一些孩子咳嗽產生的飛沫,或者接觸了一些被汙染的玩具、書籍、衣物,也有可能傳播。

如何有效預防手足口病

1、良好的衛生對預防感染非常重要

家長要教育孩子加強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勤刷牙、漱口、洗澡。喝白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菜要完全加熱後再吃。

手足口病患兒不吃生冷食物

2、注意3歲以下嬰兒的衛生

對於3歲以下的嬰兒,家長要照顧好孩子。孩子在地上玩耍後,要認真洗手,換上乾淨的衣服。不要用它們嚼過的食物餵它們,也不要讓它們吃手。

3、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家長應儘量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如超市、劇院等,特別是儘量避免與其他發燒、出疹性疾病的孩子接觸,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4、及時接種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現在有了可以注射的疫苗。主要是腸道疫苗71號,安全性和保護性強。主要針對6個月和4歲的兒童,6歲以上不建議注射。

5、保持空氣流通

經常開窗,給臥室通風,換換空氣。孩子要養成早睡早起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多參加一些體育和戶外活動晒晒太陽。

患手足口病要保持空氣流通

6、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注意個人衛生

出門接觸孩子前要認真洗手。保持孩子日常用品的清潔,並在陽光下暴晒。牛奶和餐具要煮沸消毒。哺乳期的媽媽要勤洗澡換衣服,每次餵奶前要清洗乳房。

手足口病是幼兒常見的傳染病,少數兒童情況危急。一旦兒童患上手足口病時父母應該及時帶他們就醫,並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工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