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懷孕的機率並不低,調整好狀態一胎、二胎不少夢

孤島悲歌

育兒達人
寶寶5歲8個月5天
2023-06-29 11:43:22
28 瀏覽

35歲對於女性而言是一道生育能力的分水嶺,都知道女性35歲再懷孕就被稱之為“高齡孕婦”,此時資料都會宣稱懷孕機率低、妊娠的風險大等等,那麼在被貼上“高齡孕婦”後,懷孕機率就低了嗎?

35歲懷孕的機率多大

35歲懷孕的機率

其實每當“35歲再懷孕”的話題一出現時,身邊總會有人說懷孕機率低、妊娠風險大,生孩子一定要趕在35歲之前,這裡很多人就會無比好奇過了35歲懷孕率真的就變低了嗎?

前不久“皇后娘娘”蔡少芬45歲懷三胎的訊息刷了屏,一時間有人就會說:“別人45歲都能懷,為什麼說35歲懷孕就很困難了。”事實上現年45歲的蔡少芬,屬於高齡產婦了。在這個時候懷孕的概率其實非常小,雖然她可以懷孕,但並不意味著好孕也會降臨在你身上。

根據《婚育與健康》釋出的資料,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3-30歲。在正常情況下,卵巢儲備功能(女性卵巢記憶體儲的可用卵泡數量)與年齡呈負相關,35歲後卵巢儲備功能就會急劇下降,卵子數量減少,質量也會降低,生育能力也在減退。

一項大型研究調查了在排卵期性交的女性的懷孕率,他們發現:“19到26歲的女性在排卵期受孕的機率略高於50%;27歲至34歲的女性懷孕的機率略低於40%;35歲至39歲的女性懷孕的機率略低於30%。”

不同年齡段懷孕率

各個年齡段懷孕率

  1. 1. 20至24歲時,如果每個月都嘗試一年有96%的受孕機會;
  2. 2. 25至29歲時,在嘗試一年後有86%的受孕機會,流產的機率是10%;
  3. 3. 30至34歲時,對於全年嘗試的夫婦,成功率高達86%,流產的機率已上升到20%;
  4. 4. 35歲時,大多數女性在一個月內有15%至20%的機會懷孕;
  5. 5. 40至44歲時,在這個階段,面臨著一些難以懷孕和懷孕的挑戰,90%的女性卵子染色體異常;
  6. 6. 45歲時,女性懷孕的可能性不超過3%或4%。

需要指出的是,在這項研究中沒有對流產率進行研究,但我們從其他研究中瞭解到,隨著年齡的增長,流產率會增加,某些出生缺陷的發生率也會增加。因此,這些比率不是活產率,而是會更低。

這項研究中沒有對流產率進行研究,但我們從其他研究中瞭解到,隨著年齡的增長,流產率會增加,某些出生缺陷的發生率也會增加。因此,這些比率不是活產率,而是會更低。

女性的生育年齡是有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懷孕的機率會越來越低,在20多歲時生育率達到高峰期,從32歲開始,生育率開始下降,尤其是到了35歲以後,生育率下降加速,到40歲時,生育率至少下降了一半,機率只有約5%。

超過35歲後懷孕

在懷孕的這個過程中,如果你年齡超過35歲,你伴侶的年齡更重要。據悉如果你的伴侶比你大5歲,而你已經超過35歲,你受孕的機率就會更低。

35歲的自然受孕機率變低

有類似的研究中,觀察了女性在排卵期的受孕率,35歲至39歲的女性與同樣年齡的伴侶的受孕率為29%。但是,如果他們的男性伴侶比他們大5歲,他們的成功率就會下降到18%。

同樣,這些比率沒有考慮到流產率,流產率和出生缺陷率會隨著男性和女性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男性年齡確實很重要。

所以說35歲以後,時間至關重要。此時如果有生育計劃,並且已經嘗試備孕了六個月,但仍舊沒有懷孕,那麼不要拖延尋求幫助是非常重要的,最好做個生育測試,以便能夠及早的發現問題。

高齡並不是“試管嬰兒”的適應症

還有些高齡夫妻可能會有一個錯誤的還念,認為“有了試管嬰兒技術,他們可以無限期推遲生育”,卻不知道高齡不是“試管嬰兒”的適應症,再好的技術也解決不了“種子”出現的問題。

當下由年齡引起不孕的比例逐漸增加,即便做試管嬰兒也不能完全補償這種剩餘能力的喪失。由於高齡患者的試管嬰兒成功率低,所以往往要做幾次,才有可能受孕。所以,無論何種原因需要做試管嬰兒也應是越早越好。

高齡並不是試管嬰兒的適應症

準媽媽年齡一旦超過44歲,其試管嬰兒成功率幾乎為零,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只有藉助第三方輔助生殖如採用供卵的方式才能達到生育的目的。
相關推薦